人们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年11月11日成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岂不知,中国空军的鼻祖地在河南省新县县城,这里有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位于新县城北一所学校内,原为“普济寺”。门额上的“鄂豫皖苏区军委航空局旧址”由开国少将、原空军政委高厚良亲笔题写
航空局旧址里展示一架“列宁号”飞机模型。这架飞机是年3月16日,国民党一架“容克”式高级教练飞机,从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讯任务。返航途中,因汽油燃尽,迫降在大别山南部赤白交界的宣化店附近陈家河河滩上。红军、赤卫队同当地反动民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缴获了这架飞机
这是航空局旧址里展示的“列宁号”飞机的各项技术参数
鄂豫皖军委领导人徐向前接见了驾驶员龙文光,鼓励他弃暗投明为红军服务。随后,组织兵工厂工人,克服物质和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将飞机装配、修复。并将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军委随即成立了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局长龙文光,政委钱钧,局址设在城北“普济寺”内
“列宁号”首航飞往固始、潢川等地侦察敌情,空投了四、五十捆革命标语、传单,震动了豫南。“列宁号”还远征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使武汉三镇的国民党惊恐万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敌人重要军事目标被迫实行灯火管制
在反“围剿”斗争中,为了充分发挥“列宁号”飞机的战斗作用,在机翼下安装了两个挂弹架。教练机又变成了“轰炸机”。年12月24日,“列宁号”在黄安城丢下两枚炸弹,正炸中敌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的指挥部,配合红四方面军一举攻克了黄安县城(文物工作人员正在对“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进行文物保护环境勘查)
目前,这个大别山区小县城,仍有航空路
这里是革命圣地、红军摇篮、我国空军的鼻祖地,永远的红军会被世世代代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