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王团长

本文转自:中国国防报

又是一年清明时,万物生发,哀思滋长。

3月24日,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原熊畈小学内的“王团长”烈士墓前,来自大悟县黄站镇民兵应急排20余名民兵,怀着敬仰之情,整齐列队,庄严宣誓。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去年以来,军地多方接力为“王团长”寻亲,终于实现了时隔70余年的“团聚”。

回望这段寻亲之旅,几多艰辛几多感佩。

心愿

“王团长”烈士墓的故事,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年10月5日,在大悟县张大包战斗中,我军数十名官兵在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乡亲们将“王团长”和战士们的遗体集中安葬在村口。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乡亲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谁!”熊畈村党支部书记熊红方说,墓中安葬着32位烈士,职务最高的是“王团长”。因为不知道其姓名,墓碑上只简单刻下了“王团长之墓”几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熊畈村的乡亲们多次集资为烈士修墓。年,由当时的公社组织村民“寻了上好的石材做碑,从外地买来了雪松种下”,建成了现在的烈士墓。

村民熊志德老人对烈士墓最早的记忆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村里有一所熊畈小学,学校师生自发地守护烈士墓。每年清明,孩子们都拿着自制的小白花,到这里祭奠烈士。”

年,村里把熊畈小学迁建在烈士墓边的空地上。从此,烈士墓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寒来暑往,师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守护“王团长”烈士墓的光荣传统一直没有丢。一代代师生接力讲述着“王团长”和他战友们的革命故事,一颗颗红色种子在山村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年,随着“王团长”烈士墓被当地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英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熊畈小学师生为无名烈士寻亲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去年,恰逢建党周年,熊畈小学师生通过媒体表达了一个心愿:希望借助社会力量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为这些无名烈士寻亲,让他们与亲人早日“团聚”。

寻亲

熊畈小学师生接力守护“王团长”烈士墓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3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