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行政区划史,汝阴颍州阜阳,三者一脉

全文约字,配地图12张,阅读时间据个人喜好而定,请妥善安排时间。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阜阳市行政区划范围。

先秦时期,今阜阳市境内存在过沈、胡等国,后逐渐被楚、郑等国所灭。及至秦朝一统六国,设郡置县,其境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

秦朝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陈郡管辖。

汝阴县,秦置,即今阜阳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从三国时期开始,汝阴县长期为地区行政中心。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新阳县,秦置,县城位于今界首市光武镇尹城子。西晋废,未延续下来。

寝县,秦置,县城位于今临泉县城区。寝县在东汉先改为固始侯国,初任固始侯为名列云台的东汉开国大臣李通,后国除改县。北齐废,未延续下来。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八县,均属汝南郡管辖。汝阴县此时改名为女阴县(名字有点怪)。

细阳县,位于今阜阳市北;慎县,位于今颍上县江口镇;富波县,位于今阜南县王化镇;新郪县,位于今太和县倪邱镇,后曾改为宋公国、宋县。这四县存在时间短,均在两晋南北朝时废,不详述。

鲖阳县,西汉置,位于今临泉县鲖城镇。他的存在时间长一点,唐朝时被废,未延续下来。

西晋

上图为公元7年西晋时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属汝阴郡管辖。汝阴郡于三国魏景初二年(年)置,治汝阴县,属豫州,即今阜阳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

原鹿县,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置,初为侯国,首任原鹿侯为光武帝的大舅子阴识,三国魏时改为县。县城位于今阜南县南,南朝宋废,未延续下来。

隋朝

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分属汝阴郡和淮阳郡。

颍上县,隋大业二年(年)置,即今颍上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南,唐武德四年(年)移今治,延续至今。

清丘县,南朝梁侨置,初名许昌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为清丘县。县城位于今颍东区口孜镇古城孜,唐朝废,未延续下来。

颍阳县,南朝梁侨置,初名陈留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为颍阳县。县城位于在今太和县东北,唐朝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

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属颍州管辖。颍州即汝阴郡改名,此时还管辖着下蔡县。

沈丘县,隋末置,县城位于今临泉县城区,和今天的河南省沈丘县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沈丘县几经波折,明朝时被废,未延续下来。

北宋

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此时今阜阳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属颍州管辖。

万寿县,北宋开宝六年(年)析汝阴县北万寿等五乡置,即今太和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的县城位于今太和县原墙镇,宣和三年(年)改为泰和县。

元朝

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和北宋时相比,主要有三个变化。北宋的泰和县在蒙古至元二年(年)废,大德八年(年)复置。同时改名太和县,移治今址,延续至今。

汝阴县在蒙古至元二年(年)并入颍州为颍州城,原县域由颍州直管,放到现在就好比由地级市政府直接管辖街道办。

此外,虽然上图看颍州和其他三县都属汝宁府管辖,但实际上元朝在这一带是四级行政区划。即省、府、州、县四级制,上面诸县还是属颍州管辖,颍州属汝宁府管辖。

明朝

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相比,颍州改属凤阳府。还是四级行政区划,上图两县属颍州,颍州属凤阳府。

清朝

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清雍正十三年(年)升颍州为颍州府,辖区如上图。同年以原颖州直辖区改置阜阳县,为颍州府治。

民国初期

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颍州府已废,上图三县属淮泗道管辖。淮泗道治所在凤阳县,年道废,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解放之初,置阜阳专区,专员公署驻阜城市(年并入阜阳县)。临泉是年置县,界首是年置县,阜南是年置县。

后辖区不断调整,阜阳专区在年改置阜阳地区,年析阜阳县城区设阜阳市(县级)。年,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改设地级阜阳市。

当代

随着年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划走,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阜阳市行政区划史,阜阳市区的行政建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秦朝建制的汝阴县。其地级行政建制也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至今也有一千七百多年。

现存县级行政机构中,除阜阳市区外,当属颍上县的历史最为悠久。颍上县有着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和阜阳市区比还是差了一点。

最后再说说临泉县,比较有意思的是其城区在历史上多次为县治所,不过这些县都没有延续下来。于是如今的临泉县民国时方建制。

笔者已完结川、粤、桂、闽、赣、湘、贵、浙、鄂行政区划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0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