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科学教育困局流动的课堂,留下科学

因地制宜让乡校科学教育更鲜活“流动科学课”来了。前不久,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昝岗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跳操时,一辆满载科学道具的大巴停在了操场边。大课间一结束,大巴周边围满了来看热闹的学生们。科学大巴开始“整活儿”:4个红色的机器人在场地中央舞动,动作整齐划一。其中一个机器人不小心摔倒,小观众们发出哄笑。这辆车的任务并不只是让孩子们看表演,而是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科技馆、抖音平台联手带来的一堂流动科学课,试图将热爱科学的种子撒播下去。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共同发力,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一体化,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发展的深度融合。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常年行走在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的足迹逐渐深入到中西部偏远地区。武向平在城市和农村给孩子们讲同样的科普报告时,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提问题的积极性是一样的,都“非常主动,非常积极,没有什么差异”。他忍不住感慨,尽管城市和农村拥有的教学资源不一样,但孩子们的好奇心是一样的。他希望,科学教育的资源能够更多地“向偏远地区倾斜”。相比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科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薄弱,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为此,今年2月,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科技馆、抖音平台携手联动,将科学家、科普达人、抖音“云课件”等优质资源与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资源进行结合,深入基层、走进乡镇,把流动科学课带到乡村青少年身边。截至目前,相关团队已经将流动科学课落地广西、河南、甘肃3个省份的18所乡镇中小学。如何弥补乡村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激发乡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流动科学课的河南巡讲团,走访了河南多个县的乡村学校。用饮料瓶制成“水火箭”发射升空、用一根吸管做成“空气马达”急速旋转、用一张纸做成“回旋纸飞机”在教室里收放自如……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科学教师张建涛用别人眼中的“废品”制成科学道具。在他看来,这些“废品”都是学生们做科学实验的素材。“科学实验不应该只是高大上的,瓶瓶罐罐之中也有很多科学大道理。”张建涛说。去年退休的河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恒发现:在很多乡村学校,一般科学课都由班主任代班或其他科目老师兼授,“像张老师这样的专职科学老师非常难得”。在成为专职科学教师之前,张建涛是一名数学老师。为防止一些孩子“死记硬背”“机械式刷题”,他每周都会拿出一节数学课带领学生们“去实验室玩”。第一节科学课给张建涛留下了深刻印象。那节课的主题是“风的形成”,张建涛点燃蜡烛,蜡烛上方的风轮开始转动。教室里的桌子是六边形,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座位都正对实验场地。在演示时,张建涛发现有的孩子会伸头、侧目,有的孩子带着笑容鼓掌。“他们的肢体动作告诉我,他们很喜欢科学实验。”随着张建涛的科学实验课越开越多,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他就带着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实验道具,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我课上的学生们喝完酸奶的吸管绝不会丢,他们会塞在口袋里留着自己做实验玩。”张建涛笑着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变化让他感到欣慰。“之前只教数学时,孩子见面绕着我走,后来一起做实验久了,孩子主动跟我打招呼,课堂上专注力也更强了。”今年年初,教育部公布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王瑞发现,不少学校都在探索,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做法和经验。他建议,学校因地制宜,邀请更多的科学家走进校园,举办科学大讲堂,同时也可以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唐河县昝岗乡中心小学校长杨帅看来,乡村学校科学教育可以从农村实际入手,让学生从农作物和家禽开始了解。“我们需要结合农村的情况对科学课进行改进。”杨帅说。“在解决乡村学校科学课问题上,因地制宜很重要。”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戴树玺说。他认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特色,打造自己的特色是乡村学校在整个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科学教育离不开科学教师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阳光小学有多人,其中留守儿童较多,同时学校的基础条件也不尽如人意。该校校长李文玲介绍,学校有80多位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待提升;同时做科学实验的道具、器材并不多,大多数都已经老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把科学课上好?”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李文玲。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阳光小学联系到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副研究员岳银超,并聘请其为学校科技副校长。“他很开心能与孩子们交流,他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为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岳银超在上课时会为他们讲述有趣的科学家故事,勾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我们的资源确实很匮乏,所以我们借助其他方式给学生上不一样的‘科学课’。”李文玲说。事实证明,科学教育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鲜活的实践场域。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国内每个省市的学校对科学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都具有独特性,同时她认为乡村科学教育存在共性问题,其中最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5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