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的前半生

北京治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860371.html

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功业文章,道德情操传颂千古。朱熹尊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王安石赞其曰:“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暇。”苏轼敬其道:“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并以“不识范文正公”为憾。

他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恰如金朝诗人元好问所评价:“在布衣为名土,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范文正公画像

范仲淹(年8月29日-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皇佑四年(年),病逝,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宋史》载,范仲淹“二岁而孤”,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谢氏因贫困无依,生活没抱着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一定要读yuè)。

朱文翰为宋太宗时进士,历任平江府推官、秘阁校理、户部郎中、盐铁度支判官、淄州长史、平江刺史等职,辗转于安乡、淄州、长山等地,年幼的范仲淹也随母亲和继父四处漂泊。

范仲淹年幼时,母亲谢氏曾用树枝教他在地上写字,后来曾先后在安乡、长山和南都等地求学,其前半生清苦自律、发愤成才的精神堪称勤学苦读的典范,尤其是“划粥断齑”更是被传为千古佳话。

01「启蒙太平兴国观」

至道元年(年)前后,大约范仲淹七八岁时,朱文翰到澧州安乡县当县令,在县城的西面有一道观,名叫太平兴国观,那里“清旷彝爽,春无蛙声,夏无蚊虫”,是个读书的好所在,于是他就把范仲淹送到太平兴国观跟一位姓司马的道士学习。

《范文正公集》卷二《文正公读书堂记》云:“朱(文翰)宰澧之安乡,公侍母偕来,尝读书于老氏之室曰兴国观者,寒暑不倦,学成而仕。”

范仲淹在学习的同时,也经常随着司马道士到附近洞庭湖游赏。洞庭湖独特的自然风光,给少年范仲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的许多诗篇里,都有过关于洞庭湖的“影子”:

“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听真上人琴歌》)“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有人说范文正公从未登过岳阳楼,为何能写下《岳阳楼记》这不朽名篇,这大概得益于童年的记忆。

02「借读醴泉寺」

后来朱文翰从安乡转任淄州长史、长山县令,范仲淹也随之踏上北归之路。淄州东有个地方名叫秋口,今属淄博市博山区,那里东靠荆山,西依峨岭,有“四时空谷送秋声”之意,所以也称秋谷。范仲淹曾于秋谷读书数年,后与另外三位朱氏兄弟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借读于醴泉寺。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内西南的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后来毁坏。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当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雅,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寺内主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对范仲淹疼爱有加,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这引起些小和尚的嫉妒,经常故意吵吵嚷嚷扰乱安静。

为了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锅,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下饭。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他读书的山洞后来也被称为“读书洞”。

彭乘(-)在《墨客挥犀》中曾记载了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后来,范仲淹到应天书院读书,也是如此操作。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其实,朱家虽不是大富之家,但生活也算富足,朱文翰对范仲淹视若己出,对谢氏也是疼爱有加,不至于在生活上亏待他。范仲淹之所以如此,一是出于勤俭节约的本性,二是为了培养和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青年时代艰苦的学习生活和甘于清贫的精神,锻造了范仲淹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为他人仕后俭约清廉和勤政爱民的人文风格奠定了深厚的生活根基。

据传,在醴泉寺读书期间,范仲淹曾意外发现了一大地窖的黄金和一大地窖的白银,但并不为所动,依旧苦读如故。直到几十年后,醴泉寺遭了火灾,寺里僧人求助上门,方才写信说明:“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僧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遂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就是广为传颂的“窖金苦读”和“窖金捐僧”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范仲淹贫贱不移的精神,也如后来他在《岳阳楼记》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以,他对朱氏兄弟的大手大脚有些看不惯,经常加以劝告,这把朱氏兄弟给惹恼了,不耐烦地说:“我用朱家的钱,和你有什么关系?”范仲淹听了心中疑惑,经多方询问后,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此时,他大概二十三岁。

据《年谱》录《家录》载:公以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朱兄弟不乐,曰:“我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大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数载,卓有所立,在乡里才名大振。长山邑人谏议大夫姜遵曾赞道:“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同时他也深知“君子不独乐”的道理,曾多次出外游学,寻师访友,增长见识。

《范文正公文集》(卷四)有一首《赠广宣大师》诗云:“忆昔同游紫云阁,别来三十二回春。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十八岁时与广宣大师交游的经历。

范仲淹为王镐所写的《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云:“时祥符记号之初载,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因与君交执,复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宝、临海屈元应者,蚤暮过从。”

大中祥符元年(),二十岁的范仲淹远赴长安游学,他在关中结识了隐士王镐,和他一起“倚高松,听长笛”,后来又因王镐结识了道士周德宝和屈元应。周屈二人,一人精于篆刻,一人精于易学,且都琴艺高超。四人各有所长,醉酒赋诗,你唱我和,快然自足。“相与啸傲于鄠、杜之间,开樽鸣弦,或醉或歌,未尝有荣利之语。”这段没有荣利搅扰的交游,一直让范仲淹恋恋不忘。

游学的经历,不仅使他结识了众多良师益友,汲取了儒学与佛、道教义,拓宽了视野,还让他对民间疾苦和北宋王朝的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在关中游学期间,正值陕西大旱,一路上亲眼目睹了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让他的济世救民之心更加坚定。

据《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八记载:“(大中祥符二年)二月,(真宗)令陕西发廪振粜,旱故也。”

欧阳修曾说“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据宋赵善臻《自警篇》载,范仲淹少年便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壮志。

范文正公幼年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日:“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

可见,在少年范仲淹心里就已经有了利泽生民的思想。

03「求学应天书院」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加之得知自己身世,范仲淹心中有了自立门户之念。据《范文正公年谱》(南宋楼钥编)载:“(真宗皇帝大中祥符)四年辛亥,年二十三,询知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公元年,范仲淹告别母亲,来到南都(今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又称睢阳学舍)求学。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对于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范仲淹分外珍惜,“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辙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继,日昃(zè)固始食。”整整五年未曾解衣睡觉,晚上读书疲惫,便以冷水洗面提神,肚子饿了就继续“划粥断齑”。

曾有同学见他如此,便从家中带了一些饭菜给他,范仲淹十分感激,却再三谢绝道:“我已经吃惯粥的味道了,如果吃了你送的饭菜,我怕自己以后再也吃不下粥了。”

范仲淹不仅读书时勤俭节约,后来官至一朝宰相时仍然勤俭如故,所以尤为人赞佩。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时,曾经留下一句话:“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也有记载:“公虽贵,常以俭约率家人。”

宋真宗

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去观看,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诵如旧。有同学劝他不要错过这个良机,范仲淹说:“日后再见,也未必晚。”

范仲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坚持埋头学习,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知识宝库迅速充实起来。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道:“(范仲淹)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在睢阳学舍期间,范仲淹曾写了一首《睢阳学舍书怀》,在这首抒怀诗里,范仲淹句句用典,用古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志向。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范仲淹《睢阳学舍书怀》

大中祥符八年(年)春闱,范仲淹金榜题名,“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从此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后半生,唯一不变的是他颗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救民之心。

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9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