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秘史与台湾的首次谈判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52013.html

台湾自古就与大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属于明朝的疆土。明代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国防力量日渐虚弱,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乘机霸占了台湾。殖民强盗的血腥统治,不断激起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不满,自强的人民并没有因为入侵者力量的强大而放弃自由和自主的权利。曾经在殖民统治的时候,台湾就爆发了以郭怀一为首的抗荷起义。他们使用最原始的武器不断地冲击着敌人的防线,但是由于科技落后,一批又一批的抗荷勇士被殖民者凭借先进的武器击倒了,但台湾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沉重地打击了荷兰殖民统治者。虽然起义最终因力量薄弱,被荷兰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但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来诉说想要自由的决心。自此之后,台湾人民从没有间断过反抗殖民者的行动,努力争取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斗争情绪也日益强烈。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福建向台湾进军,并向侵略头目提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责令他们缴械投降,撤离台湾。可荷兰殖民者拒不投降。郑成功的军队得到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持。这是台湾人民盼望已久来拯救他们的亲人,汉族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向郑军献上台湾的地图,暗通消息,报告敌情。高山族人民为欢迎前来作战的士兵,手持酒水堵塞道路,其他各族人民也闻风而至。在岛内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郑成功用自己的实力和收复台湾的决心,驱逐了盘踞台湾达三十多年的荷兰殖民统治者。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使人民能尽快恢复原来的生产自给自足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汉族与高山族人民的团结;并致力于台湾的开发,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但是郑氏父子、祖孙相继割据台湾,并以此为根据地与清政府抗衡,这也构成了对清朝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郑成功长子郑经,字贤之、元之,号式天,乳名锦,因此昵称“锦舍”,是延平郡王,曾经随父亲参加过多次战事,台湾刚刚收复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听闻更多的褒奖和言谢,郑成功就不幸患病。台湾的黄昭以郑经得罪郑成功,没有资格继承郑氏王朝为由,联合各大将领拥立郑成功的五弟郑袭代理招讨大将军。这个消息传到了厦门,郑经宣布自己为酮封世子,只有自己才有权即位,致此郑氏王朝分裂成两派。郑经在厦门听说叔父已经准备即位,在拥护者的协助下,率军抗拒郑成功主持的政权。郑成功突然遭到郑经集团的打击,愤怒不已,癫狂立刻发作,咬齿而死。

郑经乘机从厦门回到台湾,夺取了郑成功的王位,并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郑经即位之后,向清朝政府提出,以不登岸为条件,不接受清廷的管辖,企图将自己的世袭领地——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当即遭到清政府的拒绝。郑经在台湾又与黄昭战斗,黄昭被流箭射死,其余部队向郑经投降。此时的郑经大权在握,处死了即位郑袭的心腹,并将郑袭带回厦门,这场争夺战就这样结束了。正是由于这场内部战争,康熙与荷兰人联手于年进攻金门与厦门两岛,迫使郑经逃回台湾。郑经逃回台湾后将“东都”改为“东宁”,并伺机反攻福建。在此期间康熙不断招抚郑经,但是均未有果。到了年,康熙决定派施琅进军,不过这次是攻打澎湖。施跟,学等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衡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施跟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

“有一次施取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饰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我因为捕杀了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宜、及他的弟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植外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跟。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宜和施显杀了,将施取逼上了投清之路,从此,施琅对郑成功一直怀根在心。“后来施我终于背弃郑成功,投奔清延,降清之后,施痕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参与朝延进攻台湾的计划。康黑二十二年,施瑰率军平台。清军刚入潮湖口,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波涛汹涌,白雾茫茫,施乘之船队无影无踪。经过这次挫折,清朝政府下令停止武力攻取,并将战般全部焚毁,海上形势暂归平静。

施琅两次出海,均遇台风,无功而返。朝内一些大臣对他产生怀疑。但康熙皇帝力排众议,仍然对施琅委以军政全权。台湾郑经这边利用双方休战这一有利时机,着力开发台湾。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经济上,他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各个地方开垦荒地,种植五谷及经济作物。文化上,他严禁赌博,多多设立学校,尊师重教,并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的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军事上,大力操练军队,又命令士兵去深山中砍伐树木,与外国通商,购买船料,建造战舰。鉴于郑氏集团的统治渐渐稳固,而又一时没有力量凭借武力进攻台湾,清政府再次实行安抚之计。年,清朝派施琅率兵攻取金厦新胜,准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并宣称“四海归一,边民无患”。康熙六年正月,清政府派孔元章两次入台招抚,但因剃发问题僵持不下,最终没有结果。

到了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尽陈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则,大关国体”,主张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容许郑经等人的负隔顽抗,盘踞台湾。施琅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如果动用武力台湾不足为惧,郑氏家族之所以能长期占据台湾,主要是依靠海上的优势。而清廷的福建水师所具有的实力,是台湾无法匹敌的,如若双6方交战,只需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另外施琅主张剿抚兼施,这样可以加快朝廷对台湾的收复。但是,施琅的这一主张,遭到了以签拜为首的朝廷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就此推翻施琅的建议。甚至把他的水师之职撤掉,让施琅留在京城做宿卫。这对施琅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他气愤不已,但是这都无济于事,他决定等待时机,收复台湾的计划只是暂时搁浅,他日必定会有让他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的意愿的机会。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侯,“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朝廷起用。

这期间康熙八年五月,康熙皇帝命令亲信大臣明珠等人前往福建,再次商讨招抚之事。七月,清廷大臣抵达台湾。郑经不失礼节地款待来人,但却不肯接受康熙皇帝的招抚诏书。在商谈中,明珠代表清廷做出最大的让步,允许郑经封落,世代驻守台湾。但郑经仍然坚持“须援朝鲜例,不剃发,不易服”,和谈又再次破裂。虽然如此,数年之中,双方并无战事发生,直到三幕之乱发生。清政府与郑经的谈判为什么总是破裂呢?清政府尤其是康黑皇帝始终坚持收复台湾是完成中国大一统的一部分;而郑经却想要建立自己的王朝,自己的国家,另立江山。很显然郑经的意图已经完全背离了康熙的想法,和谈自然无法成功。事实上郑经的想法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也是不会实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5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